大选收紧留学生政策 “英漂”求职艰难pizza(2010/5/13 10:09:42) 点击:
124402 回复:
0 IP:
119.* * * 英国《英中时报》近日发表署名文章关注了一批留英学成后决意在英国寻找工作机会的毕业生“英漂”群体的生活状态。文中称,在经济不景气,英国政府换届,移民政策紧收的大环境下,许多留英毕业生的求职状况并不乐观,但面对自我实现与现实的冲突,许多人仍选择坚持。
文章摘录如下:
套用“北漂”的含义,“英漂”便是在英伦三岛上生活和工作的非英国人。这个词的背后,是一大批外来移民如无根浮萍般漂泊的生存状态。本期《英中时报》关注的是新加入“英漂”行列的华人毕业生群体。他们赴英留学,学成后决意留英寻找工作机会。在经济不景气,英国政府换届,移民政策紧收的大环境下,这些“英漂”新人们是如何逆流而上、上下求索?在这之中,他们又经历着怎样的心路历程?
英国白热化的选战似乎无法引起Vivian任何兴趣,现在每天开电脑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是查看邮箱——看看有没有公司回复了她的求职申请。
刚刚结束了一个电话面试的她显得并不开心。“很糟糕,他们问我有没有相关工作经验,我说没有。”当她问对方相关经验是不是对申请这份工作至关重要,电话那一边告诉她:“我们没有要求你一定要有十年的经验,但是至少要3-4年的工作经历吧。”
放下电话,Vivian说这个公司没戏。“他们明显是已经有目标人选了,但是按照法律规定,如果公司要从海外招收非英国本地的员工,他们必须面试一定数量的英国境内申请者。”
“他们一开始就不该打电话给我,我简历上写的很清楚,我没有任何相关工作经验。”
“我想知道自己能走多远”
2008年来英国就读人力资源管理硕士的Vivian,在课程结束后,发现自己已是“孤军奋战”。“同班的中国同学都走光了,他们好些都是在国内已经工作过,再出来读一个商科硕士。”但是本科毕业就随即选择出国的Vivian决定还是在英国迈出自己职场生涯的第一步。
然而,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之下,留给英国本地人的工作已经有限,再加上政府力推“英国工作属于英国人”,愿意雇外国人的公司也不得不收手。
“已经记不清自己发出多少份简历了。”而在投递简历的同时,她还要想方设法挣钱支付房租和日常开支。去年11月她开始在伯明翰的一家华人养老院做兼职文员,挣的钱刚够房租。
“以前在家很看不惯老妈买菜的斤斤计较,现在自己钱要掰着花的时候才知道小市民的艰辛。”因为和市场小商贩讨价还价,她经常听到卖家对自己爆粗口——“没办法,习惯了。”
和许多留下的毕业生一样,Vivian也“砸”了五百英镑申请了PSW(Post Study Work permit)签证,但是英国政府给的这个留英两年的“优惠政策”也让她进退两难。
因为屡战屡败,并且知道已经回国的朋友个个都有了归宿,她坦言自己中途也萌生过回国的念头。
她说有一次只是无意中向父母透露新房东巧立名目盘剥自己,父母原来对她留英奋斗的支持态度马上180度大转弯——“他们说一个女孩子还是回家好,免得一个人在外还要受人欺。他们说除了回家的机票钱以外,不会再给我打钱了。”
但是Vivian表示,她还是希望能够借此机会锻炼自己。“在家花钱肯定大手大脚,如果找不到工作,也至少学会勤俭节约。”
“好像就是不甘愿,明知道国内的机会很不错,但是就是想看看自己的底线到底在哪里,我一个人能够走多远。”
“没有想到找一份工作有这么难”
欣愉在英国一所大学的新闻系本科毕业后,花了三个月时间才在英国的一个母婴杂志社找到无薪实习机会(Work Placement)。
在新加坡有过三年工作经验的欣愉没有想到在英国找工作要付出这样巨大的努力,甚至一个小杂志社的无薪实习都是她打电话“恳求”来的。
毕业后她原本打算住在谢菲尔德,但是不放过英国任何一个地方的工作机会。“后来发现这样不行,大多数媒体工作都在伦敦,而我的联系地址写的是谢菲尔德,对方很容易就把我忽略。”但是伦敦高昂的房租又让她非常犹豫,“自己没有收入,还要这样大笔地支出,没办法应付。”
实习时借宿朋友家,后来朋友找到工作搬走了,她又辗转寻求教会帮助,继续借宿,虽然离市区远,但是因为只要付水电费,她还是非常开心。
“在新加坡找个工作好像很容易,都是朋友或同事介绍。在这里要不停尝试,而且是非常辛苦地去‘要’机会。经济不好,和我一起毕业的英国同学找工作也不容易,但是他们找短期工作或实习就比我容易。”
不久前,欣愉刚结束了在美国有线新闻网伦敦办公室的实习,“面试时我没有想到自己会成功,这是我梦寐以求的机会。”虽然对方也没有支付实习报酬,但是欣愉还是很享受新闻中心忙碌的感觉。“有这个经历,也为之后找工作铺路吧。”
现在欣愉一边在O2做兼职销售,一边又开始了找工作的努力。“心态会比开始时候稳定。现在想法很简单,做兼职,找工作。找到,能留在英国更长时间我就留下,找不到,我就待到PSW签证到期为止。”
“政府花大力气为英国毕业生创造各种过渡的实习机会、培训,而外国学生只能‘自生自灭’,在英国,我除了付出成倍的努力,没有其他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