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研究表明,常见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人们的性格之间的关系比以前认为的更为密切。
研究发现,性格特征可以解释抑郁、焦虑和恐惧症等心理健康问题总体风险的约四分之一。
研究人员表示,研究结果表明,性格是预测心理健康问题发生和持续的最可靠因素之一。
健康数据
爱丁堡大学和爱沙尼亚塔尔图大学的研究人员分析了爱沙尼亚生物库 16,000 多名成员的数据——该数据库收集了来自全国各地志愿者的健康数据。
他们根据心理学家定义的人类性格主要维度的五个特征来调查人们的性格:外向性、神经质、尽责性、开放性和宜人性。
他们还研究了更细微的性格特征——例如容易感到尴尬、需要安慰和需要他人帮助的倾向——作为一般心理健康问题的预测因素。
心理健康
研究人员还研究了遭遇不同类型心理健康问题的一般风险以及只有部分人会遇到的一些特定问题的风险,例如恐惧、失眠、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和多动。
每位参与者都描述了自己的性格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并且每位参与者也都接受了其他熟悉他们的人的评分。
他们发现,性格特征与心理健康问题的关系比以前的研究表明的更为密切。
人们患精神健康问题风险的差异中约有 25% 可以归因于他们的性格特征。
性格特征
除了一般风险之外,性格特征还可以解释特定心理健康问题风险的另外四分之一。
总体心理健康风险较高的人往往具有较高的神经质——一种容易产生负面情绪的倾向。
他们也往往具有较高的亲和性(对他人的积极态度)和较低的尽责性(有组织性和勤奋的倾向)。
然而,具体的心理健康问题与性格特征的关联各不相同。
一些心理健康领域,例如睡眠问题,与人格的任何方面并没有特别强烈的相关性。
研究人员强调,人们的性格并不能决定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
研究人员表示,我们越了解性格特征增加心理健康风险的可能性,就越有可能设计出成功的干预措施来降低风险。
该研究发表在《精神病理学和临床科学杂志》上。
这项工作由爱沙尼亚研究委员会资助。